首页 > 驾校 > 经验 > 教练安全知识培训总结,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心得总结怎么写

教练安全知识培训总结,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心得总结怎么写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23 22:14:08 编辑:新友情汽车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心得总结怎么写

21世纪,电脑普及到了千家万户,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多,计算机相关专业包括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电子与信息技术、信息与多媒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等等!!!
懂得安全驾驶的规则和安全驾驶的重要性

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心得总结怎么写

2,安全知识培训小结怎么写

安全知识培训小结内容包括:培训专业、工种、内容、时间、成绩、效果。自已对安全培训的认识体会和今后的安全规划等。
就是写这节班会课有哪些流程、开展了哪些活动或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教育,通过这节课学生们有什么体会和收获等。

安全知识培训小结怎么写

3,驾驶员安全警示教育学习心得应该怎么写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强化驾驶员安全责任意识,规范驾驶人员的道路交通行为,近日,万良交警中队对辖区内的机动车驾驶员进行了一次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培训,有效提高了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培训会上,中队队长通过一桩桩真实的交通案例和一个个惨痛的教训,对当前万良辖区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增强安全意识与事故预防及处理、自救、车辆的年检等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讲解,真正使每一名参训人员入脑入心,切实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培训会上,参会人员一致表示:要做一名遵纪守法的文明驾驶员,始终把行车安全放在第一位,精通车辆故障的判断和处置,杜绝盲驾、酒驾、毒驾、不按信号通行、不按线路行驶、涉牌涉证、机动车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特别是雾霾、雨雪、低温、冰冻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不得强行出车,并做好车辆维修保养工作。
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汽车的出现,不但方便了人们出行、运输,还成为社会结构中身份认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时至今日,不可否认汽车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汽车逐渐普及之后,汽车和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密不可分。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交通安全事故不会找上我,我稍微注意一点就行了。 学习过程中繁文缛节般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不免让人心生倦意,但是学习了交通安全事故案例之后,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事件和惨不忍睹的苦果徘徊在我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这些事故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忽视思想作风建设、忽略道路交通安全而引发的,事故的后果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在学习道路交通安全警示的现场,我深刻体会到道路交通安全就存在于我们道路驾驶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里,稍有懈怠都有可能酿出恶果,毕竟“车祸猛于虎”。 学习了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课程后,我的思想意识觉悟得到巨大的提高,对交通安全有了更为深刻到位的理解。我终于深深地认识到交通安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严格自觉地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机动车驾驶员最基本的义务,也是保障国家、人民以及个人财产和生命安全的必要行为。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尤其是我们这样爱情之花还没有盛开的有为青年,更应该珍惜生命,杜绝交通事故,把道路交通安全警示牢牢扎根于自己的思想意识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惟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奉献社会,实现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展现青春和生命的价值。 “防范胜于未然”,为此我今后一定要时刻紧记并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警示和要求,在思想上牢牢树立安全驾驶的意识,一刻也不能松懈;在作风上坚定贯彻谨慎行车的要求,杜绝一切不利于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同时我也要以身作则,引导和带动周围的人共同维护好道路交通安全,切实为建设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驾驶员安全警示教育学习心得应该怎么写

4,汽车教练员安全生产心得怎么写

26点不良驾车方式(2009-05-22 00:21:50)标签:汽车 分类:教学心得 26点不良驾车方式~朋友们对号入坐来看看,为了安全请注意!1、白天开大灯行驶不好;错误,不但对汽车无丝毫损坏,而且能极大地降低事故率,西欧数十国家法律规定无论白天和黑夜必须开大灯行驶。 2、夜晚远光灯越强行驶越安全;错误,灯光的照射角度越大越安全,灯光抬的越高越亮越危险。 3、常常使用大油门对发动机不好;错误,发动机在档位上转速经常提到4000以上不但无害,还对发动机有一定的好处,常常空档踩油门或长时间在高转速上才对发动机不好。 4、习惯性踩离合器是减少麻烦的办法;错误,习惯性踩离合器不但对机器不好,反而麻烦会更多,更重要的是不安全。 5、汽车行驶时将中央门锁锁死是安全的办法;错误,这是极其危险的办法,汽车一旦出现事故时,会打不开车门,因而危险率进一步提高。避免小偷抢夺车内的物品,最好在堵车时或等红绿灯的时候再将中央门锁锁死。 6、习惯泊车后只拉紧手刹;错误,在不平的地面泊车后不但要拉上手刹还要挂在档位上,这样才是防止汽车因路面不平避免下滑的最好办法。 7、在高速行驶的路面上速度越慢越安全;错误,如果驾驶的是小型轿车,速度慢于60km/h反而是不安全的,根据车的性能速度常保持在80-110km/h较安全。 8、开车行驶在最右边的道最安全;错误,这最不安全,因为遇到超车和从右手并上该道的情况比别的道上的车要多。 9、单向行驶时如果有双道,压虚线行驶最安全;错误,这最容易出现事故,因为无论是前后行驶的车辆无法判断你行驶的意图。 10、高速拐弯时一边踩离合器一边踩刹车行驶最安全;错误,不可踩离合器,无论任何情况下,踩离合器行驶会增加汽车的惯性,应该将档位放低后再踩着刹车行驶。 11、汽车加装ABS系统后是为了缩短刹车距离;错误,ABS最大的优点不是缩短刹车距离,而是防止轮胎暴死,因此,即便遇到特殊情况将刹车踩死,其方向盘也是可以操控汽车的方向,学会紧急刹车后缓冲这段刹车的距离是认识ABS的关键所在。 12、遇到其他驾驶不熟练者或违章者应通过喇叭或大灯提示他;错误,应该尽快远离他,按喇叭或大灯提示他只会增加他的紧张情绪,使他更加难以控制汽车。 13、拐弯或并道时应先看反光镜;错误,应先扭头看一下车的后面再看反光镜,因为,有时反光镜调矫的不好会有死角现象,此外,转向灯打开后会使靠近自己的车辆增加提速或放慢的几率,仅从反光镜不能完全判断正确性。 14、驾驶时抽烟,用左手拿烟顺手;错误,用左手只是往窗外弹烟灰顺手,应用右手,左手无论任何情况都不要分心操控方向盘。 15、开车时听音乐会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错误,好的音响设施和自己喜欢的音乐能进一步抑制疲劳的精神状态,能进一步调整更好的心理状态。   16、开车行驶时只注意保持前后车辆的距离;错误,除了保持与前后的安全距离外,还应尽量避免与左右手的车辆保持并列行驶,通过提速超车或放慢速度来错开并列行驶者,并列行驶的最大坏处是分心,容易使注意力从前方分散到左右,对初学驾驶者更容易造成紧张不安的情绪。 17、将驾驶座椅调的越靠近方向盘越有安全感;错误,这纯属心理作用,反而越靠近方向盘越容易增加紧张情绪,除不影响脚手操控外,驾驶座椅越远离方向盘越好,一是驾驶时的视觉更广大,左右眼的余光看到的会更多,二是座椅靠方向盘太近,必然绻着腿驾驶,长时间容易疲劳,三是出现紧急情况身子与汽车的操控台、方向盘缓冲的余地大,安全系数高。
当你拿到驾照,可曾想过教练教你的是错的? 这不是教练的错,因为他们的一些驾驶方式在十年前是对的。 但现在他们错了。十年之内,中国的轿车性能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原来很多的“绝活”,在车辆电子系统的突飞猛进之下已经变得多余;一些经验,在汽车工艺日趋精密的今天也成了错误。但大部分驾校教练并不明白车辆本身发生的种种变化,他们的教学因而无法进行相应的改进,而他们落后、错误的驾驶经验又被“推广”到学员们身上。 记者此前一周与十多名驾校教练交流,并与新快报车友俱乐部一些正在驾校学车的学员沟通,发现教练们的驾驶方式多多少少存在问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普遍性的。譬如说,对车的理解水平仍然不够,几个简单的问题就能将他们问得哑口无言,有些教练甚至连最起码的“怠速”也解释不清,只会将车停在一边说“这就是怠速了”。只知现象不懂原理是驾校教练最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普遍的问题”显然不如“普遍的错误”令人惊心。下面是本报最近调查中发现的驾校教练比较普遍的“六大错误”。 第一错:低转进挡 现象:这是95%以上教练都在犯的错误:“车一动就换二挡,尽量进挡”。所以记者在与很多学车者沟通时,他们几乎都是这样的驾驶方式,因为学车时教练都是这样教的。驾龄越长的老司机和教练,越固执地认为应该这样驾驶,他们往往在发动机转速1600-1800rpm时换挡。本报一位车友驾车非常小心,很少超过2000rpm,因为他的教练谆谆教诲“低转可以省油,对发动机也好”,但他的帕萨特只行驶了5000多公里就发生发动机抖动、气门积碳。 形成原因:过去中国的发动机和整车,从材质、设计,到工艺水平和调试水平都无法接受高转速和高速度的考验,所以只能低转速低速度。同时,从物理摩擦理论上,高转速的发动机磨损要比低转大;而且,低转进挡在某些短时测试中是相对省油的驾驶方式。 错在哪里: 1、目前的发动机本是按照在较高转速下工作设计的,各种部件的动平衡和转动惯量等参数也都是以高转速下为参考值设计,发动机材质和精度已经不需要“低转保护”。如果发动机长时间在非正常的低转工作状态下工作,内部机件的负荷和磨损自然增加,抖动和叫杆儿现象经常发生。 2、发动机长期低转会造成燃烧不充分,有些部位会有积碳,有些部位会被粘粘乎乎的没有完全燃烧的油渍糊住,进一步造成燃烧的不充分,恶性循环之下油耗会上升。而发动机的自洁能力又需在较高转速时才有效。但基于省油,转速也不能太高,最好在2000-3000rpm。 第二错:点刹 现象:一些有经验的教练会教一些绝活,如“点刹”———以尽量快的频率踩刹车并松刹车再踩刹车,如此往复。他们会声明在雨天可以避免急刹车时车辆旋转或翻车。 形成原因:原来的汽车基本没有配置abs(防抱死系统),一刹车车轮抱死,车辆会基于惯性前冲,而由于制动盘或制动鼓已将车轮“抱死”,不能转动方向盘,车辆通常会往前滑行,将轮胎着地一面迅速磨损,而迅速降低的附着力使制动距离较长。一些重心较高的前驱车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车辆后部的惯性而翻车。“点刹”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车辆在某一点承受的同向力,并可在点刹过程中小幅改变行驶方向,避开障碍物。 错在哪里: 现在abs已经成为绝大多数车的标准配置,在紧急制动时,电子控制每秒钟“点刹”10-18次。在有了电子辅助之后,人为“点刹”已属多余。而由于人为“点刹”不断松刹车延长了制动时间,自然大大延长了制动距离,在紧急情况下将非常危险。
夜晚远光灯越强行驶越安全;错误,灯光的照射角度越大越安全,灯光抬的越高越亮越危险。
文章TAG:教练安全知识培训总结教练安全安全知识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